西醫治療癌症前中後期,中醫都有一定輔助地位。
中醫輔助治療癌症有助提高西醫療效、縮短住院天數及恢復期、延長患者存活率、增加生活品質。
中醫輔治癌症基本原則,就是 #扶正固本、#去邪攻毒、#治標治本。
彭溫雅醫師指出,癌症病患在中西醫搭配治療情況下,還可減少手術後不適、化學治療副作用,並且減少放射線治療引起的毒性反應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對於先前殘存,可能引起復發的癌細胞,中醫稱為 #伏邪,屬於殘餘毒邪。
中醫輔治最棘手的癌症,通常秉持三個原則,一調心、二調體質、三調脾胃。
#一調心,中醫認為,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,若是主不明,則十二官危,意思是說先調理情志,調理精神與意志,讓患者消除悲觀抑鬱情緒,以正面積極的態度,接受生命及身體考驗。
#二調體質,透過湯、膏、丸、散等各種中藥製劑,對內調理臟腑恢復陰陽平衡,對外透過針灸平衡經絡氣血,不但提升正氣,也可以提升免疫力。
#三調脾胃,中醫認為,脾胃為後天之本,有胃氣則生,脾胃消化功能是人體能量與動力泉源,調理胃氣才能讓身體擁有正常的新陳代謝。
中醫透過藥食同源、順應節氣,期望病患與腫瘤和平共處,更期望上工治未病,在症狀產生之前,搶先一步去除病邪,不讓疾病有發展演進機會,如此才能獲得最好的生活品質,以及最完整的身心靈。